在局限下设计
马歇•布劳耶(Marcel Breuer,1902–1981),1925年设计了世界上第一把钢管椅子。上图是他设计的另外一个产品,一张桌子,一张由一根钢管弯曲而成的桌子,并不是将钢管切断再焊接,这样设计,除了看上去有意思,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:成本低。
当然,以现在的工业水平来看,是否焊接对成本的影响已经没那么大了。然而在当时,工艺上的区别却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,因为这样的局限,促成了上面这个产品。类似的技术局限其实始终都存在。社会生产从来就是在技术的局限下发展的,或者说,社会发展水平是技术的发展水平决定的。
蒸汽时代,因为发明了蒸汽机,随之产生了一大堆的现代工业产品,纺织机,火车头…
现代主义设计,因为有了相对成熟的工业加工技术,可以大批量制作钢管,织物,混凝土预制件,玻璃幕墙。设计师们应用这些技术成果设计出了现代主义的建筑、家具。
web2.0,诚然,有那么多所谓的互联网思想家宣称web2.0是一个互联网的社会行为,是互联网用户需要更为社会化的交流促成了web2.0,但是如果没有开放的API,没有表现与内容分离的页面代码,没有ajax,怎么2.0?
我们也可以从技术为出发点来分析web2.0:技术上的创新,使得某一个主题可以被引用到不同的页面中;使得一个第三方公司可以基于某一个网站的开放平台制作自己的app;给每一位注册用户在网站中一块自己的空间…产品的设计师们研究这些功能,将这些功能设计成产品,在网站中给每位用户留出一个单独的空间,让用户在属于自己的空间中订阅感兴趣的主题,在个人的空间中使用用户选中的第三方功能插件。让用户使用这个网站实现社会化的交流、沟通。
当然人的创造性思维才是不断创新的本质动力,然而,技术是现实的要求。能创造出什么,必须受限于当前技术所能达到的水平。
既然设计需要以技术为依托,那么,与其被动的接受技术的局限,不如主动的去接受,利用技术上的局限和特点。目前,关注可用性的交互设计,注重视觉效果的GUI都是这样的。好的设计思路应当是:在目前的技术可实现条件下,尽可能的应用、利用技术手段,很好的信息传达。而不是,凭空想象一个最完美、最理想的方案,然后略带鄙夷的摇头长叹技术实现有困难,不得不退而求其次,最终认为是因为程序员水平有限而葬送了自己的伟大设计。
一个没能充分考虑可实现性的设计方案本身就是不够好的。
(本文首发于内刊“交互设计组月报”第十二期。)
十一月 8th, 2009 at 8:09 下午
终于更新……
但是还是觉得,一个好的团队,应该本着共同解决问题的方向前进。是技术带领idea,还是idea引领技术,感觉更倾向于后者……不过,从某一方面看,有点推脱责任之感。
一个没能充分考虑可实现性的设计方案本身就是不够好的。
呵呵,觉得这句话很赞,收藏下来……
十一月 9th, 2009 at 12:15 上午
我觉得顺序应该是这样的:
1、根据需求确定产品,进行设计
2、了解设计技术可行性
3、不能实现的加以调整,尽量满足设计要求
当然不是说凭空想象胡乱做要求,“略带鄙夷的摇头长叹技术实现有困难,不得不退而求其次”等本身思想不成熟。
如果把技术放在第一位,难保在设计时考虑受限,不得要领。
十一月 9th, 2009 at 9:30 上午
“一个没能充分考虑可实现性的设计方案本身就是不够好的。”
赞同,却也觉得很难避免。各部门之间的理解和沟通问题,可能导致产品设计的方案很完美,但成果很糟糕。不过臭鱼讨论的好像是行业层面的。
十一月 9th, 2009 at 3:43 下午
关于技术可行性,我是这样理解:即使可实现,也要考虑实现的成本。
我们要做的是在用户体验和成本之间找到一个平衡,这个成本包括:项目时间的成本、技术实现的成本、服务器负载的成本、带宽和流量占用的成本等等。
当然,正如老板说的,核心体验我们应该做到极致。至于非核心体验,一定要认真考虑成本因素。
十一月 9th, 2009 at 3:50 下午
不是要写一个 关于 visibility的 文章吗?
十一月 9th, 2009 at 5:17 下午
马歇•布劳耶的这把椅子,采用一根钢管弯曲构成,这个技术是不是比切断焊接成本更低呢?
十一月 9th, 2009 at 7:24 下午
不是要写一个关于visibility
十一月 12th, 2009 at 10:00 上午
在目前的技术可实现条件下,尽可能的应用、利用技术手段,很好的信息传达。
能做到上面这个就很不错了,呵呵 ^_^
十一月 12th, 2009 at 10:16 上午
其实很多设计者都不知道现在技术有什么局限性,不知道局限的范围,自己凭空想象的很多。。。
十一月 23rd, 2009 at 4:15 下午
niu
http://www.kunxiu.com
十二月 5th, 2009 at 11:15 上午
人生,是一条渐行渐远的路
生命,是一张愈用愈旧的帆
过去,是一道斑斑驳驳的影
未来,只是希望变成了记忆
十二月 7th, 2009 at 8:59 上午
一语中的
十二月 14th, 2009 at 5:23 下午
其实我觉得,看创建团队的动机以及团队奋斗的目标,在这2个前提下大家要统一思想进行设计,比如:我们是设计一款引领潮流的习惯,然后花很大的代价去推广,还是说我们要在最有限的时间内设计一个改善用户体验的产品,这2个指导思想是有巨大的差别的。
总之,不管是自己设计也好,组队工作也好,这个前提思想一定要明确。
十二月 18th, 2009 at 12:27 下午
如果没有局限,就不需要设计了。设计是为这一切铺平道路的工程师。
十二月 22nd, 2009 at 6:49 下午
“设计是为这一切铺平道路的工程师。”,我同意
在山里面修铁路,我想是一样的道理,有朋友提到,合作的激情
,在这种没有先例的情况下 ,每个项目都会不一样,成本的考虑往往会局限
1.队友之间合作激情
2.优秀统帅
3.同心协力
说的范围也许比较大,但真能做到,优秀的军队(中国解放军),优秀的产品(操作系统)已经有过先例
最重要还是成员之间问题
哪个项目经理能把整个项目”背“下来,那也就成了一半
十二月 24th, 2009 at 12:54 上午
设计是一门艺术,不是那么简单滴!!
博主的文章都是关于设计方面(Design)或者用户体验(UE),,看了楼主的文字,感觉自己太渺小了,,,,,要努力~加油~谢谢楼主分享@@@ 有空到我网站看看!@ http://www.eyouyo.com
十二月 29th, 2009 at 10:40 下午
需要用3000块钱的office软件解决的问题,同样可以用3块钱的软面抄解决。赞同臭鱼的看法。
其实很多时候,一种交互方法可能有很多种代码实现形式,开发的同学可能只是思考到了一种惯有的模式。交互设计师若略懂开发的基础知识,也许就能够协助开发一起思考,解决问题。
有很多同学,从事着工业产品造型设计,毕业时都很少有懂结构的,干到现在,几乎所有人对结构都有较深入的认识。不知道,这能不能算一种趋势?
一家之言,不一定准确。
一月 14th, 2010 at 3:17 下午
CMS(西美斯)专业整形美容机构,是首家美国驻华专业医疗整形机构,总部在美国,Dr.mark 为CMS欧洲区专家小组主席,拥有国际最尖端专利技术,现由美国医学博士带进中国,由日本著名整形专家Akila亲自带队,在自体软骨隆鼻、注射隆鼻、假体隆鼻等鼻部整形以及吸脂手术、瘦脸针、假体隆胸、自体脂肪隆胸、提臀手术、双眼皮手术、开眼角手术、祛眼袋手术、丰唇、眉毛整形、面部提升、瘦小腿、去皱纹手术等整形美容项目都有着很深的造诣。非手术专家Dr.faith,精通电波拉皮、激光脱毛、光子嫩肤、妊娠纹修复等激光美容项目;BOTOX、玻尿酸的注射美容项目,以及果酸换肤等项目。CMS (西美斯)是欧美国际化专业医疗整形事业在中国的延续。联系电话:海外区:86-10-65596769,中国区:010-65138869,公司网址:http://www.cmsclinic.cn/
十一月 19th, 2010 at 11:38 上午
一个没能充分考虑可实现性的设计方案本身就是不够好的。
确实如此,这次在公司就感触良久。
http://www.botecn.com
十二月 17th, 2010 at 3:09 下午
很不错,学习中,http://botecn.com
http://baike.zhufeizi.com